金鑫,中共党员,硕士学历,2008年入党,2010年参加工作,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坚持用真心、真情、真爱呵护每一个学生。“教育需要一片净土,孩子们给了我一颗纯粹的心,我要为他们打造一片高远的天空,给他们飞翔的力量。”这是她对教育事业许下的诺言。
六月,送走毕业的学生,幸福着离校学生的收获;八月,又迎来新生的加入,寄托新的希望和未来。新生报到前,是金鑫老师最忙的时候,各种准备工作千头万绪。学生住宿安排、教室座位安排、值日表等一一准备到位;建立班级群、家长群,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把教室、宿舍布置得温暖整洁如新,让新生入校就找到家的归属感。2019年8月,金鑫一肩挑起了两个班班主任的重任,为了方便工作,她一周住校四天,与学生朝夕相伴,而此时她的女儿还在上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金鑫用心实践着这句座右铭,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了“爱”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金鑫是东北吉林人,远离家乡投身教学事业,让她对这群寄宿在校的孩子多了一份理解和关爱。每一个孩子的生日,她都不忘买一个蛋糕,送上一句祝福;每一个节日,她都陪伴孩子们一起度过。班级里一位走读的男孩,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每天早读、中午静校必定迟到,金鑫老师找他谈话时,孩子话不多,只是保证下次不再迟到,但是迟到的现象一直没有改观。联系家长后得知,这个孩子父母离异,孩子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照顾年迈的奶奶的任务,每天早晨和中午给奶奶做好饭以后才急急忙忙赶着上学。家访时,金鑫老师给孩子带去了一个电饭煲,教会孩子定时做饭,孩子泪流满面。情感是一种力量,老师的关爱让这个孩子感受到了温暖,脸上的笑容多了,性格开朗了,学习进步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片不同的树叶,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发现这片独一无二的树叶的美。老师不能束缚孩子的思想,不能抹杀孩子的个性,学生应该拥有自由而轻快的灵魂。”与学生相处,金鑫老师扮演着多种角色。她会偶尔调侃他们的过去,却不打击;夸赞他们的现在,却不盲目;憧憬他们的未来,却不虚设。她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现在是无比惨烈的过去造成的,他们美好的未来必定是拼搏奋斗的现在铸就的。当学生心中有所困惑,金老师化作“知心姐姐”,倾听孩子们的诉求;她时常提醒他们注意天气变化,雨天路滑,小心摔倒,走路不要看手机,体育课后不要马上吹空调,她就是孩子们的“老妈”;她也会躲到教室的门后,用“容嬷嬷”的眼神观察每个孩子的实训课和文化课上课状况每学期紧盯考工考证,找孩子谈话,她就是个十足的“老班”。
最是书香能致远。当代文学家林语堂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金鑫想让这香也浸入孩子们的骨里。于是每次建班伊始,就准备了一书架的图书,充实孩子们课余时间。三年下来,孩子们不仅读完了几个书架的书,还养成了主动购买或借阅图书的习惯。她把阅读的种子,深深埋在孩子们的心里,把教育效力不断延长。值班时,她也会带上一本书,静静坐在椅子上,陪着孩子们,一起徜徉于书海之间。读书不一定能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但一定可以帮助他们更接近梦想。
2020年初,因工作需要,金鑫老师到海门区四甲高中支教。离家更远了,上班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留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了,早读、晚自习、周末连轴转;需要付出的更多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我是一名党员,党徽就是我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更是一份鞭策和驱动;我是一名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与进取是我应有的姿态。”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营造一片绿洲,教师的本质就是用心育人,让每一个孩子在最明媚的阳光下生机盎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供稿:机电与汽车工程系 倪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