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与汽车工程系一名教师。因为喜欢,他选择了学习汽修技术;因为挚爱,他选择了当一名汽修专业教师。20年,他乐在其中……
职教情结:一次选择,一生守望
“有人觉得595分的成绩去上职业学校,太可惜了,但是现在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没错,它开启了我不一样的人生。”宋振华笑笑说。
1994年,怀揣着学一门技术闯未来的朴素梦想,宋振华毅然选择了狮山职业高级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年的学习,他深深地爱上了这门专业,也更坚定了他扎根汽修的信念。四年大学的深造,2001年,宋振华带着满腔热情进入海门职教中心校,圆梦汽修专业教学。
人们常常用蜡烛比喻老师,因为蜡烛既没有烟火的璀璨,又没有太阳的炙热,但它却舍得燃烧自己、温暖他人。“三尺讲台,一生情怀。”二十年,宋振华坚守着当初职业教育的选择而无怨无悔,“一生只做一件事。”用自己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放飞每一个年轻的梦想;用自己的一颗真心,一腔真情,谱写着一曲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乐章。
家园情怀:把实训基地建成学生乐学的场所
“我有一个家,经营了20年的家,从20多平方米设备简陋的一间板房到三层27个房间,合计4900多平方米,配套齐全,功能强大,倾注了学校领导和一群汽修人的无数心血。”宋振华心里一直有一个痛:学生时代,因为没有设备,专业学习仅限于纸上谈兵,难得一次到企业实操已经是奢侈。宋振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汽修实训基地经营管理好,给学生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有所成!2017年8月,汽修实训中心着手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实训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制定、材料整理归档、环境布置、网上申报、现场讲解答辩……历时九个月之久。通宵达旦熬红了眼,筋疲力尽耗尽了劲。困了,洗把脸清醒一下;饿了,喝口水垫垫饥。胃出血躺倒在病床上的时候,宋振华还心心念念牵挂着创建任务。稍有好转,立即走出病房,一头扎进实训基地。一群人,一条心,终成正果。2018年6月,汽修实训基地顺利获评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从“能就业”到“就好业”到“创好业”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只在“围城”中办学,企业及工作过程更是知识产生的摇篮,知识的转换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汽修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跑企业、下车间、谈合作,作为实训基地负责人的宋振华又开始忙的不亦乐乎。
专业情愫:不忘初心,潜心专业提升
“职教姓职,我姓专,专业技能才是我的看家本领,专业品质才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宋振华始终牢记自己的专业岗位,练强练精专业技能,立志成为行业专家。
“打铁还需自身硬。”省培、国培、赴德国进修,学习先进理念,他一次也不落下;常州、山东、天津企业实践,掌握前沿技术,他潜心研究。宋振华是一个善于琢磨的人,为了让专业教学更贴合学生实际,突破学生的学习瓶颈,产生专业教学的最大效果,他创新思维,大胆尝试,形成鲜明的个性化教学思路——“五步式”一体化实践教学法,“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在于指导学生学,学无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奋力前行的人。海门区政府嘉奖、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各项荣誉纷至沓来;江苏省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技能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张勇江苏省技能大赛二等奖……专业成绩斐然。
世界依然热闹喧嚣,宋振华依然坚定地在职教的苗圃里精耕细作,静待花期……(供稿:机电与汽车工程系 倪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