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我校11月的“重头戏”——全省职业教育德育现场会,原味语文承接了学校安排的任务,排演新剧《张謇》折子戏。 从剧本的撰写、演员的遴选、背景以及配乐的剪辑、道具服装的采买与外借,原味语文工作室在学校与系部的大力支持下,在麻导一次次的悉心点拨下,将一个个问题逐一击破,一群表演“菜鸟”,不断突破自我,变不可能为可能,从束手束脚到游刃有余,愣是将节目撑出了棱角,演出了意味,显出了气韵。 两周,所有的休息时间,微光剧社的几位成员,一直沉浸于节目的打磨。脚本修改了6次,演员调换了3次,被否定了就重来,不到位的就弥补,从海量的配乐与背景中挑选合适的几曲几帧,从繁杂的史料里剖析角色。渐渐的,“节目”的整体效果出来了:“舞台”的文化元素渐入佳境,“演员”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后期”的精心制作画龙点睛。 身为作品的始创者,这一次选择“张謇”主题,以“悠悠家风来”解剖这位实业家的“丹心”“仁心”“情心”,既是一次“命题作文”,也是一次主动创作;既是契合学校“大生教育”特色化德育品牌,又是结合张謇研究会的日常学术探讨;既彰显了微光剧社一直以来“致敬经典,传承文化”的理念,又是一次戏剧表演的全新体验。从“折子戏”“红色基因”到这一次的“时空对话”,以情景表演的形式,拓宽了戏剧表演的形式,丰富了戏剧表演的内涵。 身为社团的指导老师,这一次选择名不见经传的“菜鸟”来参演,是想给成员们更多的历练和磨砺,在亲身演绎中更好地体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效应”“伟人光环”“文人情怀”。高强度的彩排过程中,成员们只会因为偶尔忘词而局促,动作不自然而焦虑,理解不到位而沮丧;嗓子哑了不说,发着高热不说,错过了饭点不说,紧张的月考不说,直到那些“细小”的“异常”被发现。他们只是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老师,这一次有没有好一点?”“老师,再来一遍,刚才卡点不够准”“老师,我行,能扛住”……社长因为形象老成,原定的角色被替换了,却毫无怨言,继续鞍前马后为演出小分队打杂,严谨认真,事无巨细,考虑周详。 距离演出越来越近,这一场青春的“伤筋动骨”,将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记忆。他们的耳畔,亦会久久萦绕“张謇家诫”的余音: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己以端庄清静见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吴开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