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中专>> 电子信息综合系 系部动态
电信系教师在勉县之支教随笔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 点击数: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来到陕西勉县已经整整三周了!一开始来到西北地区多多少少有些不太适应,经过这三周的时间,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工作与生活。
        清晨叫醒我的是学校的广播音乐—6点半,学生出早操了,伴着音乐我洗漱完毕,拉开窗帘,外面依旧是漆黑一片,11月在海门7点天早已亮了,而在这,日出要晚将近一个小时,所以学校的早读课也要8点才开始,习惯6点50分早读的我看到这边的作息安排表也惊讶了好一阵子。


        在这也不得不夸一下学校食堂的早餐,早餐种类很多,有大家熟悉的:包子,花卷,粥,鸡蛋;也有具备陕西特色的:米皮,三鲜摊馍,肉夹馍;另外食堂的饼也不得不说一下,外脆里酥,果然比海门的要正宗许多,这些饼都是食堂师傅自己加工的,品种也很多,比如花生饼,葱肉饼,卷饼等等。早上吃个饼,喝碗粥可以妥妥的撑到中午12点,满满的饱腹感!


        职教中心的学生一天一共7节课,相对于海门课程还是比较轻松的,我接手的17级汽修班和17级机械加工班,教室门上张贴了班级名称和班主任的联系方式,走进教室,一眼就看到多媒体多用讲台,是不是很有怀旧感?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多张褐色的双人木制课桌。这两周学生都是实训课,等到下周我就要进教室上理论课啦,还有点小紧张的。


        和汽修班的班主任祝老师交流了一下,这里大多数孩子来自山村。家庭情况都很普通,而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基本都去大城市打工了,所以这些孩子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上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山村里有些孩子读完初中就去打工了,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有些孩子就来职教中心学习一门技能,但也存在着不少学生是来“混混年纪的”。


        其实比起知识的灌输,这些孩子更需要的是思想的转变!通过上职高,进一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成为技术蓝领,应该是一条很好的成才之路,也是一条走出贫困之路。作为支教老师,在理念上如何加以引导是我们应该思索的!(施鑫琰)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电信系认真开展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下一篇:聚焦食品安全 共创和谐社会——电信系援…
 
 
Copyright 2010-2016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版权所有 |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滨江街道苏州路299号 | 电话:0513-82829208 | 苏ICP备05003597号 | 苏公网安备 32068402000100号 |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