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56年6月,至今已历43个春秋。作为60年代初期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并荣获国务院奖状的单位之一,海门市教师进修学校既有光辉的昨天,又有朝气蓬勃的今天,更有充满希望的明天。
建校时学校没有固定的校址,借用海门师范教师寝室做办公室,教师都亲自下乡辅导,艰苦创业,使海门的师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61年6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体育卫生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获得了更快发展,1987年易地重建,迁至丝绸路。学校继续教育在全省领先,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199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乘整体办学水平评估的东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教职员工大干快上,奏响了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的进行曲。多道筹集资金1100多万元,致力于实现校园环境花园化,教学设备现代化,新建教学用房11000多平方米,老房披上新装,校门变了模样。与此同时,加大了教学设施改造与添置的力度,新增了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每间教室都配上“三机一幕”。卫星接收设备,电视控制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琴房、练功房、美术室等一应俱全,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校园所有空地都栽上花草树木,四季飘香,大小造型各异的花坛随处可见,假山、喷泉、亭子镶嵌其间,错落有致,相映成趣,把校园装点得绚丽多姿,使人赏心悦目,怡然陶醉。
1998年5月通过省示范学校验收以后,我校创建不停步,继续投入,98年下半年添置了一辆面包车,投入30万元;购置了32台586电脑及配套设备,计20万元;99年完成幼儿园二期工程,投入100多万元;同时投入50万元,实施幼儿园三期工程,争创江苏省现代化幼儿园。
教育现代化,教师是根本,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岗,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他们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全面提高业务水平,撰写了许多教育论文,有许多见解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学上严格管理,环环扣紧,一着不让,师训、干训常抓常新。招收的普幼师生为学校增添了勃勃生机。
学校有“四校两厂”,即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师山文化技术学校、华丰真空泵厂、华丰红木雕刻厂,占地面积70多亩,总资产2500多万元。教师进修学校拥有教职工128人,全日制普师、幼师学生8个班387人,各类函授学员600多人,各类专题培训班学员500多人,自考生1700余人,继续教育学员4500多人,附属幼儿园10个班,401名学生,师山文化技术学校5个班,310余人,附属小学23个班,1200多人。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学校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海门市文明单位
二、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四年被团市委授予先进团委称号
三、1997年以来学校被评为海门市绿化达标单位
四、1998年附幼被评为南通市一类幼儿园
五、1998年学校被省教委命名为省示范教师进修学校
六、1998年学校被南通市政府授予国防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七、1998年学校工会被评为海门市优秀“教工之家”
八、1999年被评为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九、1999年被评为南通市教师自考管理先进集体
十、四年编著出版了7本书
96年编著《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例析》;97年编著《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例说》;98年编著《学校心理教学》、《学校心理教学个案集》;99年编著《教师素养论》
十ー、1996年以来,师生参加县、市、省、全国各类竞赛获奖200多人次,获集体奖牌30多块,发表论文与获奖达26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