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习自学,提出问题(25分钟)[课前]
每位同学根据预习案中的学习目标和预习题,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文本、查阅相关资料等),自主学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心动脑,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力求做到:自学求理解、自学求结构、自学求联系、自学求归纳。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标记,以便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解疑。预习结束,教师应及时批改,正确把握学情,适度调整学案中探究性问题,增删学习方法和解题路径的指导,提高导学针对性。
2.探究问题,迁移应用(15分钟)[课中]
学生结合导学案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创设的情境,独立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即B级题),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习后,学案中的大部分问题,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脱稿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较为开放的题目需要合作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做学案时一要强调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用红笔标注清楚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三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建构。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8分钟)[课中]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组内合作学习时首先在三个层次中的同层间一对一展开讨论、分析,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若解决不了,则向上一层的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打开思路、解决问题,还能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合作讨论时应注意控制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对于组内合作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组长应用红笔进行标注,以备提交班内组间进行交流时解疑。教师要巡回参与并指导小组讨论,适时抽查C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10分钟)[课中]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后选派一名B层代表,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其余同学将学习成果默写在学案上,也可进行小组间展示即相邻两小组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批阅修改,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可学习他人的优秀创意与想法,又可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展示结束先由一名A层学生讲解点评,尝试解决展示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归纳总结优秀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最后教师精讲点拨,一是针对学生展示的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正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点拨讲解,提炼方法、归纳规律,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教师点评时力求做到语言精炼,直奔主题,点深点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整体构建。
5.达标测试,反思提高(10分钟)[课中]
达标检测时,不仅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当堂测试题,还要请三位学生上黑板同时做当堂测试中的题目,以利暴露错点、疑点,确定讲评重点。教师对上黑板板演的试题应及时用红笔标注出错情况,提示做错学生及时反思自纠,以便在讲评时,做错学生讲解自已的解题思路,帮助其养成好的解题习惯,形成学科建模思想。此外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其余学生答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讲评、点拨、矫正,力争人人达标。讲评结束,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解答学生疑问,适时补充综合性和再生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6.总结评价,布置作业(2分钟)[课中]
一节课结束前,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中的得失,搭建知识体系,提炼思想方法,理顺知识联系,构建脉络清晰,系统完整,重点突出,难点分化的认知结构。还要引入激励机制,组织学科班长作课堂评价。评价时,一评知识,学习目标达成度、总结探究内容;二评情感态度,对同学们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宏亮、语言表达,评出若干名小组最佳表现个人和若干个最佳学习小组。最后应布置本节课适量限时巩固训练和下节课限时预习作业。
7.复习巩固,训练提高(30分钟)[课后]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限时巩固训练时,应先复习回顾当天所学双基,做到能独立再现基础知识,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搭建知识结构,举例说明所用的思想方法,以夯实双基。然后再独立限时完成巩固练习,做到条理清晰,步骤完整,表述科学简洁,书写认真规范,以不断提升迁移运用所学双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良好的学习与解题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