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苏教育发布推出《中小学校“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工作案例展示》系列报道,南通市仅5家学校入选,我校“‘三向聚力’激活党员教育‘新引擎’”案例被点赞并展示,实现了2025年省级荣誉“开门红”!南通教育、海门教育也相继转发。 


“三向聚力”激活党员教育“新引擎”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双带头人”党委书记工作案例 
近年来,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党委始终将党员教育视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关键一环,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的新路径与新策略。学校依托“思想上强引领、行动上细落实、阵地上重拓展”的“三向聚力”模式,让党员教育焕发新活力,不断激活党员教育的“新引擎”,打造出独具学校特色的党员教育新范式。 一、实施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作为地方职业教育的佼佼者,学校面临着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学校党委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成为党建工作的核心议题。为此,由党委书记牵头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实施“三向聚力”工作模式,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二、重点举措 (一)“强”引领,把准党员教育“方向盘” 1.抓住“关键少数”,提升政治站位。聚焦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作为会议首要议题。每双周召开党委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行政干部会议,全面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引领全校党员共同进步。 2.带好“绝大多数”,强化理论武装。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系院教师思政学习例会等平台,采用书记上党课、校级领导思政课、专家辅导、典型宣讲等形式,对全体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开展交流研讨,学校在全区“百万党员学宪法学党章考法律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3.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党员冬训微感悟”“我心中的教育家精神”等系列活动,选树校内先进典型,分享榜样事迹。“党员冬训金句我来讲”2个作品被上级公众号推送学习。同时,微视频《她们,比春天更美》被“学习强国”平台发布。这些先进典型的引领,进一步夯实了全校党员的思想根基。 (二)“细”落实,奏响党员教育“主旋律” 1.聚焦“三会一课”,铸就党性之魂。党委委员参加所联系党支部的“三会一课”,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学习教育。通过宣讲党的先进理论、解读最新政策、落实学校发展举措,以及互动式、研讨式学习,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铸就党性之魂。 2.聚力“红色联盟”,深化融合创新。作为校企党建红色共同体牵头单位,积极组织成员单位党员开展教育培训。与地方村镇、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产业观摩、红色教育等活动,助力校企合作和乡村振兴,推动村企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依托共建的“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训,引导全体党员学习新思想,把握主方向。学校“校企红色共同体党建品牌”荣获江苏省“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并成功入驻地方“江海潮”红客厅。 3.善用“思想武器”,锤炼综合能力。通过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使党员教育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同时,党员冬训、中层干部智慧讲坛、“教育家精神大学习(大讨论)”、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党建+X”活动不断丰富党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 (三)“重”拓展,夯实党员教育“主阵地” 1.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利用校内初心广场、国防教育纪念碑、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党建馆、校史馆、党群服务驿站等党建教育场所,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党员打卡“三条桥”党支部旧址、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等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实现党员教育“处处受熏陶”“天天不掉线”。 2.依托警示教育,筑牢廉洁防线。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校内廉政大道、廉政馆和海门区廉政教育馆参观学习。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听取案件剖析报告等形式,用身边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做廉洁从教表率。 3.构建云端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利用校园网站“理论在线”栏目、微信公众号和党员工作群定期发布党的先进理论、“云”宣讲等内容,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引导党员用好学习强国、江苏先锋、东洲先锋等线上平台,开展远程自主学习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教育覆盖面和实效性。 三、工作成效 1.党员先锋领航,展现时代风貌。精细化教育与培养路径的实施,党员群体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学校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学校正高级以上教师党员占比40%,省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党员占比60%,中层以上干部中党员占比高达71.6%,区级以上优秀教育人才中党员占比53.2%,区级以上受表彰的教师中党员占比71%,形成了强大的“灯塔效应”,充分展现了先进典型的示范与激励作用。 2.组织凝心聚力,筑牢红色堡垒。得益于党组织生活制度的严格执行,党员队伍紧密团结于党组织周围,汇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学校党组织屡获市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等殊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成效省委第四巡回指导组高度评价。“红色思想映照下的劳动教育”党建创新案例,被《新华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3.事业蓬勃发展,共创教育辉煌。通过将党员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学校”等一系列省级乃至国家级荣誉,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管理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四、思考启示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只有确保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确保党员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 2.创新是党员教育活力之源。要注重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资源,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3.实践是检验教育成果之本。要为党员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将党员教育工作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让党员教师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