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中专>> 电子信息综合系 师生风采
电信系:原味语文微光剧社排练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9日 点击数:

一句台词一个人物,演绎可感可叹的悲喜人生;一方茶馆一个社会,映射沧桑变幻的世情百态。

                                                          《茶馆》之缘

毕业将至,学校安排每班准备几个节目作为毕业典礼的演出。我们微光剧社“向经典致敬”一直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早就想把老舍的经典话剧搬上舞台,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茶馆”顿时热闹起来。就这样风风火火《茶馆》排练开始了。

                                                          《茶馆》之砺

排练刚开始,大家热情高涨。但是怎么也咂摸不出台词的味。诸多问题,大家共同解决,一起改正。接着是磨砺神色和动作,愁绪万千的康六,油嘴滑舌的刘麻子,姿态高昂的秦仲义,圆滑谨慎的王利发。满心以为大功告成,没想到老吴毅然决定把“折子戏”拆开重整,重新改编台词,重新设计情节,重新安排角色,好几个“角色”就这样“消失”了,然而,他们并没有走,留下来组成了道具组。我们的戏基本定型了。

                                                          《茶馆》之琢

光是人物的演绎,这戏还不完全,服装、道具、背景、音乐,这些都不可或缺。就在大家犹豫着,不知道从何入手时,老吴默默地把背景、音乐以及所有角色的演出服装、舞台道具都推荐了出来,大家不假思索都同意了。在此穿插一个细节,我们两位系主任因为演出时间紧迫、道具迟迟不到,就直接驱车去取了,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为了一个简单的PPT,我跟老吴讨论了十几次。一次次练习,一次次蜕变。遴选节目那天,我们进行了人生里的第一次舞台彩排,有人略带紧张,有人坦然自若,茅校点头OK。

                                                          《茶馆》之圆

毕业典礼那天,要正式登台演出了,我,我们排除了所有杂念。早早赶到后台,道具组的同学早就准备好了。《茶馆》折子戏开演了,刘佳铭的“刘麻子”与顾泽昊的“康六”一张一弛,生动投入;费超越的“秦仲义”与老吴的“王利发”极具反差萌,“笑果”连连;郭林恺的“庞太监”惊艳全场,两位“茶客”俞嘉诚与黄怡恺台词寥寥,却镇住了全场。台下的师生与家长欢声不断,久久不能平复,沉醉其中。

三年“微光剧社”,14级的学长学姐们留下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折子戏,我们留下了老舍《茶馆》折子戏,学弟学妹们,你们又会留下属于你们的什么样的精彩回忆呢?(文/15EZ11(3+4) 朱姜纬 图/姜宁)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记海门市“工人先锋号”电信系农业组  下一篇:原味语文工作室:师生双双获得“书香”称号
 
 
Copyright 2010-2016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版权所有 |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滨江街道苏州路299号 | 电话:0513-82829208 | 苏ICP备05003597号 | 苏公网安备 32068402000100号 |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