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校长信箱
 
 
 
 
教学科研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中专>> 教学科研 名师工作室
没大没小 不上不下 不疾不徐——省名师工作室“原味语文”教师团队发展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9日 点击数:
  原味语文名师工作室,以“原味语文”为品牌,以“示范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为目标,以“做学教合一”为核心,课堂照见天地,个体融于团队,组曲和谐,单曲亮眼。
 
  三年来,工作室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
 
  2015年12月获评“海门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
 
  2017年4月获评“南通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2018年5月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  没大没小”的领衔人
 
  工作室领衔人吴开宇,江苏省单招联盟语文基地负责人,南通市单招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做学教合一”教学实验点负责人,南通市职场体验课程包建设负责人,省单招语文统测命题组长……
 
  顶着一堆“干活”的头衔,这位领衔人用“无为而治”来管理一个班,一个项目,一个团队。她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合适的位置。她是这样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的,一个班32位学生,谁都是耀眼的“主角”,谁也都能当奉献的“配角”。她也是这样发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点的。信任、督促,赞美、批评,循环互动,你来我往。团队里没有所谓的“权威”,更没有所谓的“经验”。大型的任务,巧妙分解;难啃的骨头,亲自操刀;新鲜的变革,群策群力。
 
  有时候,领衔人化身为“比赛狂人”,标新立异,有输有赢;有时候,领衔人化身为“犀利姐”,直陈其弊,喝令整改;有时候,领衔人化身为“好奇宝宝”,不耻下问,热衷新艺。
 
  轻松的玩闹的和谐的氛围,才能滋生出草木葱茏的“智慧乐园”。
 
  “不上不下”的团队
 
  工作室成员都是教学一线的资深“草师”,整天泡在教室与办公室,视野所及,要么是学生,要么是同事,要么是学校天光昏暗中的东门与西门。
 
  “不上不下”,说的是他们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不敢老也不敢小,日子被时间瓜分成一个个细格,每一格都懈怠不得,都要用生命填满。在这样窄狭的生命空间,他们硬是挤出了一条自身业务提升的幽径,同频共振,集腋成裘。
 
  工作室每年都签订成员培养责任书,每学期定期召开主题教研和教育沙龙,近三年,45.5%的成员获得了更高级别的专业荣誉称号,李剑获评“南通市骨干教师”,李雅琴、殷志祥、闫春梅、顾佩佩获评“海门市学科带头人”,龚卫娟、徐倩获评“海门市骨干教师”。工作室主持省级课题3个,核心参与省级课题2个;主持大市级课题3个,核心参与大市级课题2个;主持省市教学改革项目2个;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各级公开课、讲座20余次,指导学生近30人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获一二等奖。
 
  “不疾不徐”的发展
 
  工作室以“共享、合作、提升”为宗旨,以课堂为主阵地,扎根教学,潜心教育,积极构建“教育教学发展共同体”,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摸索出了一条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发展之路。
 
  一是以“做学教合一”为核,形成风格独特的“原味语文”教学流派。以“原生态、原思维、原动力”启迪中职学生潜藏已久的灵性,培养他们的传承自觉、悲悯情怀和良性公知。剖析中职语文教学一线的实际“鲜活”经验,提炼成熟的优秀成果,在实践中,形成“做学教合一”教学范式,衍生出“原味语文”教学流派。
 
  二是紧扣“师生共生”之基,实现“互联网+”下“多元一体”的立体发展。以工作室为平台,遵循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规律,推动成员专业成长。契合未来职场需求,深入挖掘公共基础课程中的职场元素,建设精品课程以及实验项目。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云班课”“泛雅平台”以及“学习APP”,建立信任和谐,开放自由的师生关系。
 
  三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之源,传承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工作室依托我校张謇研究基地,先后打造学生社团“东篱诗社”“微光剧社”“涂鸦文社”,立德明心,提升审美,涵养学生敬畏生命、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省职业教育陈海滨数控技术应用工作室召开…  下一篇:“杨一丹职味英语名师工作室”获评海门市…
 
 
校情总览      党群之窗
校园生活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实训基地
社会教育      招生就业
校长信箱      会员登录
Copyright 2010-2016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版权所有 |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滨江街道苏州路299号 | 电话:0513-82829208 | 苏ICP备05003597号 | 苏公网安备 32068402000100号 | 管理员登陆